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第一高分国产片,可惜内地上映不了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4-01-08

豆瓣的年度电影榜单,出炉了。


在「评分最高华语片」中,《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分列前两名。


此结果,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因为在两部8.3分之后,还排着一部8.6分的佳作《椒麻堂会》。


今年年初,此片开分一度高达9.1。


至今,鱼叔的好友评分也高达8.8。


2021年,影片斩获洛迦诺电影节陪审团奖。


由于题材过于生猛,此后除了部分线下放映会,鲜有消息。

但每一年,都有不少人将其列为年度最佳。


跟它对标的,是《霸王别姬》《活着》。

别人做到的,它大部分做到了;没做到的,它也做了很多。



争议过后,此片时隔近一年,又登上了豆瓣实时热门榜第一。


2023最后一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生猛的——


《椒麻堂会》





本片导演邱炯炯,执导过多部高分独立纪录片。


《姑奶奶》,豆瓣9.0分。


鱼叔每一次观看,都会被其真诚热烈所打动。



《痴》,在豆瓣上也有8.6分。


以一个右派的人生为轴,串联其跨度极大的历史。


半纪录半剧情的形式,荒诞迷离。



他擅长拍人物,又不局限于人。


这部《椒麻堂会》,讲述了一个戏曲名角的一生


循着故事的脉络,确实有《霸王别姬》《活着》的既视感。


邱福,是著名川剧丑角表演艺术家。


1930年代起,登台数十载,曾被誉为川剧界的「活字典」。


故事也由他的回忆徐徐展开。



丘福的父亲,是川剧团里的武生。


唱了一辈子戏,直到某天累死在了台上。


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弟弟改嫁,把7岁的邱福丢给了一家戏班子。



戏班的金主,是当地川军军阀刘师长。


他请来文化人,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典故,给戏班起名为「新又新」。


于是,邱福在名字后头也加了个新,一步步唱响了名号。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台上台下的人生,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


正所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而邱福的故事,同样涵盖了川渝地区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


他登台没多久,便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


一场场救亡图存的义演背后,响彻川军的冲锋号。



抗战胜利后,内战又一触即发。


刘师长举棋不定,在国共两党间难以抉择。


整个戏班的命运,也随之漂浮摇摆。



镜头一转,新中国成立。


面对远道而来的解放军,川剧团从紧张提防,到放下戒心。


「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而与《活着》最像的,是生猛地演示了特殊年代。


比如,三年自然灾害


邱福的女儿没能挨过大饥荒,不幸夭折了。


或是冥冥天意,之后某日,一个女婴被遗弃在他家门口。


虽说自己只能勒紧腰带度日,他却还是心软抱了回去。



啃食树叶树皮的年代,养活一个婴儿谈何容易。


邱福和老婆想出一个奇招,捞大粪


准确的说,是捡出大粪里头的蛆,烤干磨成粉,就有了难得的高蛋白。



但没成想,大粪也成了稀缺资源


两口子专挑偏远公厕,却还是被巡逻队逮到了。


硬逼着邱福当场拉一泡,补上这一兜的损失。


好在邱福是当地名角,请巡逻队免费看戏,才保住了偷来的大粪。


「偷屎就是偷国家财产」



刚把女娃养活,孩子的生母又上门来讨要。


她倾诉的苦衷,让邱福两口子无法拒绝。


女人的村子饥荒闹得太凶,丈夫眼冒绿光,甚至想把娃娃吃了。


如今她逃回了娘家,便拿了个南瓜想换回女儿。



当然,也少不了「十年」


几乎一夜之间,邱福从「人民艺术家」成了「黑帮戏霸」。


戴高帽、挨批斗、关牛棚,妻儿被要求与他划清界限。


望不到头的劳改,也让一向乐天的邱福叹息自嘲:


「自掘坟墓」




题材上,确有与《霸王别姬》《活着》相似之处。


拍摄上,却又不同于这两部精良厚重的平民史诗。


《椒麻堂会》的制作,几乎称得上简陋


邱炯炯在朋友工厂边,借了处废弃的篮球场。


搭了个400平的马戏棚,在里面完成了全片的拍摄。


其中很多置景,都是由剧组手工绘制的。


立起一面硬纸板,便成了一面墙。



拍不了船只渡河,便在木船下边铺上一层塑料膜。


鼓风机一吹,便「伪造」出了大江大河。



放弃景深,使影片像极了一出二维的舞台剧


比如,演员时不时直面镜头,打破第四面墙。


导演利用推拉摇移的调度,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种种怪诞的手法,也让本片有了国产电影最稀缺的品质,幽默感


叙事上采用双线并行,展现了阴阳两个世界。


第一场戏,便是索命。


邱福的阳寿将尽,家门前出现一辆三蹦子。


定睛一开,是来接他去往丰都鬼城的牛头马面



邱福表面镇定,转头又惶恐逃窜。


牛头马面穷追不舍,却全然不似传说中那般凶神恶煞。


他们只是丰都政府的公务员,希望邱福能配合工作。


「你在丰都政府挂了号,必须去报道」



押送亡灵的路上,也时不时唠起嗑。


有的人还会调戏年轻的牛头,说他长得太过鲜嫩。


总会令牛头羞得满脸通红:


「我才参加工作嘛」



牛头马面出现在各个地方。


每目睹一场死亡,都似见证了一个时代


动荡时期,昔日接手四川地区的刘师长,遭不住批斗上了吊。


两个鬼差一摇一摆地走来,若无其事地问好。



奈何桥上,邱福遇见了戏团的故人驼儿。


两人寒暄拥抱,为重逢欢笑不止。


导演描绘出一副奇异的阴间图景,令死亡不再是悲痛禁忌的词汇


「听说你死了,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



同样,影片也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刘师长面对劝降的部下,掏出手枪质问其是否早被策反。


部下却吊儿郎当,瞄上了酒桌上吃剩的花生米。


就算天塌下来了,也不能耽误了吃饭喝酒。



劳改中的邱福,也并非一副惨兮兮的模样。


埋头砌墙,殊不知歪了方向。


他挠头憨笑,顽皮地侧过身子,也就看不出倾斜的角度。



在阴阳交界处,还开了一间农家乐。


亡灵们前往丰都之前,尚可以在此吃饭休闲。


这里没有现世的束缚,人人都可畅所欲言


邱福就跟牛头马面聊起了政治话题,各执己见争吵了起来。


不料,却挨了店家的一通臭骂。


那些所谓的议题与争斗,在死亡面前都不值一提


「辛辛苦苦做一桌菜,这他妈都凉了」

「这些问题扯得清楚个球啊」



电影结尾,便是进入阴间的最后一关——喝孟婆汤


川剧团的故人们都落座,往事前尘都化在一碗汤中。


邱福买了一份《丰都日报》,饶有兴致地预习着阴间政策。


「十殿阎罗共同发表重要讲话」



转眼功夫,邱福便消失不见。


导演邱炯炯本人,登场坐在老邱方才的座位。


他用俏皮的收尾,为这个向死而生的故事画上句号。


「你作者把这么多人写死了,你自己不死不合适。」




都说,《霸王别姬》《活着》是国产片的两座高峰。


每每提及,总带来一个疑问:为什么再也拍不出?


《椒麻堂会》不是「第二部XXX」,炯炯却也解答了这层疑惑。


本片的主角邱福,正是现实中导演邱炯炯的爷爷


老人家是乐山川剧团的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


邱炯炯也继承了国产电影人罕有的某种丑角精神


在他看来,丑角体现了一部作品中的作者性



在很多国外电影中,小丑都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从费里尼钟爱的滑稽小丑,到黑泽明穿插的狂阿弥,他们都像是作者的化身。


打破第四面墙,发酵出镜头前后的一种镜像关系。


观众在观看电影,同时也在被作者审视



借此,本片建立起一种间离效果


观众不再是简单地沉浸到某一个体并产生共情,而是会跳出来真正地意识到观看的存在。


冷峻地目睹着,时代的列车呼啸地穿过了邱福的身体



片中,邱福回首一生戏里戏外,用到了「如履薄冰」四个字。


七岁登台表演半生,因为动荡不得不暂别舞台。


他的经历,是许多文艺创作者的缩影。



邱炯炯在片末登场,也实现了叙事上的闭环。


和爷爷一样,他化身「丑角」,说尽天下荒唐事。


通篇诙谐幽默,却时刻向我们强调,不可尽付笑谈中。


「幽默是尊严的最后一道底线」



再说回影片的末段。


喝孟婆汤前,邱福尚有顾虑。


他一辈子只有唱戏这一件事,害怕忘记做唱念打,害怕丢了演绎的一段段故事。


领路者却让他只管放宽心。


世人擅长遗忘,但艺术家不会,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密电码」


一旁的驼儿当场演示,将玻璃试管插在头顶,尽管鲜血淋漓,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是什么力量都不可能剥夺的」



对于丑角来说,密电码就藏在每一则戏中。


对于作者们,艺术作品也不会被磨去。


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会将或喜或悲的故事口口相传下去。


正如戏班子的名字,新又新。


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


「这幕虽落了,戏还没有唱完」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助理编辑:三十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